回望百年,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新胜利的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基本结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坚守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打开文化自信的中国视域、原创文化自信的中国话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建构起来。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一个重大的基本经验就是坚守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没有正确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百年前,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西方先进文化形态之一在中国出场的。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特别是对缺少文化知识的工农兵大众而言,要准确理解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似乎只能通过各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书本才是对的,而中国工农大众在浴血奋战的实践中后天得来的经验和认识则被讥讽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但不从中国的本土实践和文化实际出发,而是将国外马克思主义教条地平移过来,用来剪裁中国实践,其结果就是中国革命在1927年和1934年两次遭受大挫折。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军事和政治上纠正这种教条主义倾向,但还没有来得及将其转变为一种文化立场来加以检讨。到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整风运动,从文化层面彻底反思“洋教条”,深刻检讨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立场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等系列著作中指明,唯有实践才是一切认识发生的根源和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中国本土,在广大人民群众后天的革命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本土化路径来创造。实践表明,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进路问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奠定了最为核心的价值基础。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表明,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不仅要有中国立场,还要在中国立场上打开文化自信的中国视域。哲学解释学认为,一切理论的创造不仅有赖于问题对象,也有赖于主体的方法论视域。只有在中国大地上才能形成穿透问题表象直达本质的理论视域,而这种视域不单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视域融合。只有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形态,才能确保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最初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传入中国,那么,这一思想何以可能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呢?这就必须打开文化自信的中国视域。中华文化原初就具有“天下为公”“大同”“实事求是”等同马克思主义相通的文化基因,这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条件。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按照西方现代性的历史逻辑亦步亦趋地走,而是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实践表明,无论是套用“东教条”还是“西教条”都将导致中国革命或发展实践的失败,唯有打开文化自信的中国视域,坚信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回答中国问题,对中国道路的理论阐释从“外部反思性”转向“内在反思性”,才能开辟原创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的新道路。
所谓原创文化自信的中国话语,就是在坚守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打开文化自信的中国视域基础上,用中国自己的核心概念、范畴、逻辑、原理来阐释中国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以高压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以脱贫攻坚解决突出社会问题、以生态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开创性历史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伟大飞跃,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等都以现代中国话语加以表达。如体现全面监督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表达坚定信仰的“打造金刚不坏之身”、勤勉工作的“我将无我”、保护生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等,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善于赋予中国古代经典话语以新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既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本位,又融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耳目一新,诗意隽永。
一百年筚路蓝缕,一百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红线,浇灌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底蕴。学习党史,就是要从这座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力量,在全球文明对话场域中以中国话语揭示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用鲜活生动的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满怀信心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研究”(15BKS03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