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泼墨大写意”阶段到“工笔画”阶段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行稳致远、硕果累累。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一百五十二个国家和三十二个国际组织签署两百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文明发展的全新视角,全面且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形成了伟大的“两个结合”思想,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蓬勃发展和卓越创新。历经十年奋斗,迈过十年风雨,“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盛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展示了“两个结合”思想在中国内政外交各个方面显现出的巨大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融而成的生动案例,其奠基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历经千百年而形成,影响深远,熔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在今天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文化价值追求多元的世界潮流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的发展,有力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如果按历史演变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一千五百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为开拓一个对外的、连续的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保障。其后的汉代,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由此张骞开拓了经今天新疆到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并发现了经云南过缅甸、印度而直达中亚的南方丝绸之路。
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后迎来的第二个大一统阶段。因为开放和包容的气度,唐朝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各国使臣和商人络绎不绝。当时在通往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前后相望;在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上,满载货物的船只随着季风航行。科技、宗教、物产、服饰等随着丝绸之路而来,在中国融合汇通后,又随着丝绸之路而去,大一统的唐王朝形成了独有的大唐气象。
唐朝盛极而衰之后,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受阻,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随之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五十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这得益于当时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如指南针首先应用于航海,后又传到欧洲,经过不断改进后,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条件之一。蒙古西征,也使得火药在战争中的使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
在丝绸之路1.0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长城成为这两大势力间接触和互动的重要区域,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往、交流、交融又成为和平的主要推动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嵌入式互动是以战争、和亲、通婚、贸易、和平、互助等为表达手段的一种横向历史互动。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随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术和航海术蓬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起来。这为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
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再运回欧洲,由此白银大量流向中国,一个崭新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公道正义,为国际关系确立新思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智慧,为国际交往开创新格局,为美好世界描绘新愿景。
“一带一路”十年佳绩展示中华文明的时代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结合”思想的优秀典范。十年来,中国用诚信团结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走出了一条极富创新的实践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9月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显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截至2023年7月,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三十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中国分别于2017年、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年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凝聚起携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最大合力。设施联通不断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贸易畅通不断提升,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一点六万亿美元收益。资金融通不断扩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相继成立,已为数百个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正是“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使得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片片“发展带”在共建国家不断涌现,菌草、水井、杂交水稻等“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带一路”倡议的底色是包容性和和平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是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向全世界传递了包容和和平的美好信念。中国打造的中欧班列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联通中国境内一百一十二个城市,通达欧洲二十五个国家二百一十七个城市,以及沿线十一个亚洲国家超过一百个城市。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七点七万列,运送货物七百三十一万标箱,有效扩大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国内,中欧班列形成了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等口岸出境的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2023年上半年,西、中、东通道开行中欧班列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9%、24%、7%,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十年来,依托“一带一路”,不断有发家致富的故事上演,国内外客商依托“一带一路”,发展了事业,结交了朋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据统计,中老铁路通车二十一个月以来,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两千零九十万人次,运输货物超两千五百三十六万吨,实现了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夙愿。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发展路、幸福路,更是一条友谊路。目前,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只需要九个半小时就能从云南昆明到达老挝万象。中老铁路也带动了旅游发展,串起西双版纳、琅勃拉邦等热门旅游地,让当地民众端起致富“金饭碗”。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传承和践行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展现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期待世界各国与中国一道,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加强对话、凝聚共识、促进和平、推动发展、完善治理,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