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其中,学史明理是重要前提。党的发展历程,既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程。学史明理,最重要的就是明党的理论特别是党的指导思想之理。因此,必须将历史与理论贯通起来学习和理解,从而达到学史明理的效果。
史与理是相通的。我们党的理论是从历史经验中总结而来,并在指导实践中推动历史前进。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曾经历“理论上不彻底”的阵痛和摸索。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对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不仅要有基本的理论,还要根据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具体实践。秉承这一自觉,我们党根据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的变化,不断对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总结,一次次实现理论突破和创造,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课题而产生,顺应的是历史和时代的召唤。在历史的起伏跌宕中,党的指导思想总是臻于更新境界,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开拓前行。
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才能通过鲜活的历史事实明白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学史能够明理,就在于历史这个伟大书写者,早已用其如椽巨笔,将理论的渊源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一幕幕历史活剧,无数个历史细节,使抽象逻辑变得有血有肉,逻辑与历史由此统一。相反,如果脱离历史停留在原理上,就很难使人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自然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理论。只有尽可能地进入“历史现场”,才能清楚众多命题、概念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否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并超出文本表面,更深入地把握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毛泽东同志说,“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有史实支撑的理论,才能令人服膺。
不断发展的历史持续推动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使经验形态的成果逐步形成理论形态的建构,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历史与理论的贯通中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
理论不仅应运而生,更需要应时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使命,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深刻体悟这一思想的磅礴伟力,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历史进程中寻找答案。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统筹“两个大局”;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重大考验的历史关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真谛。
作为这一段历史的亲历者,我们从中切身感悟到了思想的力量。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这一思想蕴含的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实践性,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坚持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学懂弄通理论,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历史。党史的政治性、学术性都很强,这一特性决定它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就政治性而言,理论是管总的,管着历史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历史观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理论化凝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这一重要论述就是唯物史观在党史领域的生动运用。有正确的党史观,才能有正确的方法论。从学术性来看,学习和研究党史,不仅是了解、叙述史实,更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现象,探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客观规律。这需要以理论为依据,借助逻辑思维的力量进行抽象、概括、提炼。总之,有了理论的赋能,才能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明理的深度决定学史的高度。我们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努力强化理论思维和历史思维,更好地用以指导实践。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