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我们要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密钥,利用好红色文化这座精神富矿,助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汇聚起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磅礴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明理”的理论之基。
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阐释、学理性总结。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运用,以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各级党组织应统筹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确立自我革命、永葆青春的教育目标,把握党的自我教育的规律。厘清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史学习重点内容的内在契合点,切实提高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的认识。
明确学习任务、确立重点方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感召力、在主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目标、分层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明理”的理论之基,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
——加强规划组织,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增信”的信仰之源。
强化规划组织,坚持高位推动。突出抓好各地红色育人资源的总体规划统筹、专项规划衔接,做好红色文化旅游对接党史学习教育的总方案,构建整体化、纵深化、特色化的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湖南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9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8处,应统筹好这些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抓实关键环节,加强制度保障。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统筹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普查与研究、申报、认定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加强红色旅游项目管理和服务保障,对有红色研学资质的旅行社实行动态管理,对红色资源单位进行规范化评价。
抓关键项目,打造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精品线路、特色品牌。发挥好湘赣边红色旅游创新示范区的资源优势,完成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和“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等的提质升级。修缮长征文化沿线、武陵山片区革命旧址群、革命名人故居群等革命文物。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增信”的信仰之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
——深化合作共建,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崇德”的育人之本。
深化多主体合作共建。整合各地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教育项目区域合作,搭建对接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协作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市场共建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加大红色文化研究院和高校等科研、教学单位的优势资源投入,聚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精品项目。
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共建共享机制。鼓励龙头文旅企业创新“红色研学+”模式,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强市场化探索,以受教育主体需要为导向,促进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文明相生互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为不同党员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多元化红色教育产品。加强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划分,科学设计研学课程和线路。在项目合作平台、机制端发力,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崇德”的育人之本,增强红色精神的穿透力。
——创新方法手段,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力行”的践行之力。
创新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VR、3D艺术影画等新技术,增强红色文化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在传统的文物陈列、图片文字介绍之外,通过将革命文物和遗址搬上荧幕和舞台、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虚拟漫游等方式让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活”起来。
创新教育方法。改变只浮于历史事件、红色故事表面的“学党史”形式,注重对党奋斗历程、伟大成就背后历史规律的思考,加深对初心使命的感悟,并结合工作实际反思不足。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新媒体平台,为党员学习、总结、传承、发扬红色精神提供交流平台和专项服务。
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空间维度。引导党员深入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善于思考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用以明确方向、鼓舞斗志、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动力。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力行”的践行之力,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