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闪耀着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光辉著作

作者:侯金亮 朱涛   更新时间:2020-10-12 10:41   阅读次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重要专题(第四专题),生动记录了我们党为民服务为民尽责的鲜活实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真挚情怀。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体会到“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闪耀着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真理光辉。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努力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才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理论与实践。从强调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到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再到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都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立场的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掌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凝聚起澎湃向前、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须臾不忘的人民意识。无论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都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拳拳之心,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才能依靠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把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在一件件实事上。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千方百计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确保药品安全等一桩桩为民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只有在敬民亲民的话语坐标下,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做到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给出了答案。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紧紧围绕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目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作者系《重庆日报》编辑)